“美丽的心灵”专题报道之一:从合肥到岳西的爱心救助
发布时间:[2012-03-05 11:49:00]
编者按:在我们身边,有这样一群大学生:他们默默无闻、不善言语,但他们是“热心肠”;他们没有想去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,只是一直在坚守做人的本份和责任,在校园内外传递着爱心,演绎着他们的青春风采。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,推动全校上下深入开展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,本网将推出“美丽的心灵”系列专题报道。
从合肥到岳西的爱心救助
一条求助微博,一次爱心救助,连日来,我校生命科学学院2008级生物技术专业杨超同学的爱心善举,让学校充满了温情暖意。
“生命无价,救人要紧”
“生命无价,救人要紧。”没有多想,和岳西县中心血库的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后,第二天杨超就踏上了赶往岳西的客车。一下车就被医务人员接到了岳西县中心血库。杨超随即接受了一系列身体检查、血样检查。为了确认最大程度的与患者的血型匹配,血样被送到安庆市中心血站进行再次化验,结果显示合格。杨超毫不犹豫地捐献了400毫升血液。
这400毫升血液对于杨超不算什么,但对躺在病床上的程从力来说却是救命之需。47岁的程从力是家里的顶梁柱,如果他倒下,一个家庭就可能轰然倒塌。
“没想太多,就想帮帮他”
在岳西采访的央视记者张萍想要拍摄献血的镜头,杨超委婉地谢绝了,“我是一个很普通的大学生,只是在做自己想做应该做的事情,没什么了不起的。”安徽电视台提出要对他捐献血液事迹进行报道,他也婉拒了。
他毅然决然前往两百公里外的县城献血,又悄无声息地回来,好像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一样。回来的第二天,他接到了程从力女儿的电话,女孩一再表示感谢,他也只是静静地说不用谢。
对他而言,捐献血液只是一种习惯,是一种看到难处应该付出的善举。此前,母亲心疼儿子,担心他的身体,劝他不要跑那么远的路,杨超最终还是说服了母亲,“情况那么危急,我得去帮帮他。”
“做自己喜欢的事”
“我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,如果能用我的努力换来别人的幸福,这种感觉真的很快乐。”这是杨超的人生准则。这位来自陕西商洛农村的大学生,中等身材,穿着朴素,给人自然亲切的感觉,也有着真挚洒脱的热情。
在同学心中,杨超就是一个“热心肠”,不管大事小事,只要能帮上忙的,杨超都不会袖手旁观。室友没有对他的这次事迹感到意外,“他一直都这样,想到了就去做,做过了便会觉得很开心。”
即将面临毕业,杨超有着明确的规划和目标,近期他将到北京一家农产品加工公司参加面试,这是一份他很中意的工作,希望在从事农业工作中实现自己的价值。他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,“在大学的几年里,我学会了很多,找到了目标,我将沿着自己的路坚定走下去,成为一个有用的人。”
无论是大义的献血行为还是坦然面对未来的挑战,杨超都坚守着自我,他以这样的姿态努力走出自己的快意人生。(大学生新闻中心记者 姜博晨 朱书婷)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