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基本路径
发布时间:[2012-03-05 02:12:00]
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《决定》明确提出,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,采取措施推动学习活动常态化。如何深入学,怎么常态化,这是需要各地各级认真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。长沙作为雷锋的故乡,市委要求,让雷锋精神扎根长沙这片沃土,使雷锋故乡成为道德建设高地。贯彻落实市委要求的基本路径是什么?笔者的认识是:坚持整体性认知,树立规律性思维,强化实践性功能,切实提高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科学化水平。
一、坚持核心价值引领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,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,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。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,是开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。因此,在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过程中,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价值引领,倡导科学态度、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,遵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客观规律,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要载体,大力推进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常态化、时代化、大众化,把弘扬雷锋精神融入理想信念教育,引导干部群众增强对党的领导、社会主义制度、改革开放事业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信念信心,增强感召力、亲和力和影响力。
二、构建科学制度保障。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不是一时之举、短期之策,而是一项长期性任务、经常性工作,不仅需要树立先进理念,整合各种资源,更需要建立固化的机制,使之形成制度和风尚。一是建立领导机制,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,把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,形成齐抓共管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的合力。二是建立政策机制,把学雷锋活动的要求和标准纳入相关政策和制度体系建设,发挥政策和制度的引导作用,着眼于加强制度化、规范化、程序化建设,以经常性工作的创新,推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。三是建立参与机制,充分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建立社会互联、互补、互动的网络,主动面向群众、热忱服务群众,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开创学习和实践雷锋工作新局面。四是建立考核机制,要定期对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学雷锋活动进行检查评比,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绩效考核,与其他中心工作同步推进、同步实施。
三、创新平台载体形式。一是有效整合各种资源,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媒体的积极作用,开展面对面的宣讲,用群众语言说理,用通俗语言说话,创造出群众乐于参加、便于参与的更多载体。二是构建覆盖广泛的平台网络,比如大力发挥雷锋纪念馆的主阵地作用,把雷锋故居和雷锋学校打造成人民群众学习雷锋活动的重要阵地,开展雷锋公园、雷锋社区、雷锋广场、雷锋街道、雷锋市场等命名活动。三是开展参与广泛的主题活动,将学习和实践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,与拓展社会志愿服务领域结合起来,与深化文明城市创建结合起来,设计一些影响大、传播快、效果好的学习活动,充分发挥社区基础性阵地、学校主导性阵地、行业特色性阵地的作用。
四、坚持典型示范引路。要结合时代特点和地区实际,注重挖掘不同领域、不同类型的学雷锋先进典型,通过组织发动、媒体发现、社会推荐等形式,推出道德模范、优秀志愿者等新时期的学雷锋典型,把什么是优秀、什么是先进,什么是真善美、什么是假恶丑,明明白白地告诉党员群众。要重视培养树立各行各业的学雷锋典型,大力宣传植根基层、可亲可信、可敬可学的模范人物,坚持用身边典型教育引导身边人,使雷锋精神更加贴近实际,更能打动人心。只有这样,才能把雷锋精神内化成社会个体的道德修养法则,转化为他们在实践中的切实行动。(作者系长沙市社科联主席、长沙社科院院长)
